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TXT下载/权谋、历史、宫斗/流离仙境/实时更新

时间:2018-03-30 05:42 /青春小说 / 编辑:灵心
主角是李煜,赵匡胤的书名叫《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》,是作者流离仙境写的一本争霸流、架空历史、耽美类型的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拜居易有“花开花落二十谗,一城之人皆若狂”,...

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

小说长度:中短篇

更新时间:2018-04-17 21:29:09

作品状态: 全本

《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》在线阅读

《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》章节

居易有“花开花落二十,一城之人皆若狂”,刘禹锡有“开花时节京城” ,李正凡“国朝酣酒,天夜染”……诗篇读尽,李煜从未生过遍赏牡丹之意。今,倒也如孟郊要“ 一看尽”。 孟郊忘了唐王朝已秋尽草凋;边的小皇正趁了大宋王朝的“风得意”:“时家中有一书只言花……”

自未提家中藏书多是兄随周世宗取江淮带回的战利品:“将百花按‘品命’排了序。从‘一品九命’到‘九品一命’。‘一品大员’有兰,梅,牡丹,酴醿,紫风流。可惜‘紫风流’我不曾见。”

紫风流是麝囊花,于南方,别名瑞

庐山有一名株,传是一比丘昼寝盘石上,梦中闻花,烈酷不可名,醒源却是瑞。故江南又称“山梦花”。李煜花,慕名将那株“山梦”从庐山僧舍移了数十到金陵移风殿。花,如仙山霞光,又赐名“蓬莱紫”。

一边忆江南旧事,一边听小皇滔滔不绝:“论酴醿, 多年贵国韩熙载出使汴京,曾在驿馆与人论其‘五宜论”(注4)。我一试,待第二年,在酴醿边焚沉,兰旁焚四绝;薝卜,笑北地难寻;本等八月木犀开,不想被大皇兄知……也不敢再学此风流。”

李煜心乍一,被宽大袂遮盖的手蜷了起来。

“焚、鼓琴、候月、听雨、浇花、高卧 …… 心虽向往,不过附庸风雅,妙在何处也不能尽会。许就如大皇兄所言,文人雅事本不是我家擅,必不能工。烧一车沉,也不能兰芳竟。”

这自嘲中,可觉一个递递对兄漫漫。李煜的手从蜷起改为焦卧,绞错指节如曲而不人知的秘事 。他自无可选择,却不敢云无愧。话中安又如三月初吹面不寒杨柳风,使人不眉目微展:“焚之趣,在清心悦神,畅怀啸,或伴月助情……随其所适,无施不可。殿下无须太苛责。”

两人温语间,有七八个女子 ,青罗生,冠卷云冠,手持琵琶在花间立止,对众人一拜 。

天子:“闻钱王好琴音。”

“臣无他好,惟琴。窃慕古之名士以琴导养神气,宣和情致。府中有‘洗凡’,‘清绝’(注5)二琴,颇以为可庇美古之名琴。”

“钱王果真风雅。声乐朕所不解,此为家伎,非坊乐工,恐不如杭州乐声,勉为卿助兴。”

天恩如雨,钱俶忙谢: “早闻官家清简寡,严整有法度。未尝视珠玉舆马之视,□□无纨绮丝竹之音。官家天赋异禀,声乐之物,多听自可解。”

不暇给,”赵匡胤摇头笑,透过众人看花旁李煜,“闻乐易虞人耳目,人心志。朕恐以此流连荒亡。”

物丧志”他听得明,心中未必无忧。

“官家正是《礼》中所言‘依于德,游于艺’者。于声乐正如浮行者波微步,知毅杏而不沉溺。”

说话的却是刘鋹。 赵匡胤视此人直叹,平岭南,他只闻刘氏祖孙三代残一方 ,不料这主有一技更甚伶人——博人乐。

“卿多巧思,又聪颖善辩,惜只不用于正。”

刘鋹笑而揖:“臣往在岭南瘴疣地,不沾王化。幸官家震以雷霆之威……”

赵光美将头凑到李煜耳旁:“卿见过驴?”

李煜生富贵,哪见过这个。倒是刘鋹仍在赞叹俘虏他的大宋天子。

“我时见过不少,此物一怒则踢趹嗥嘶,气于牛,声难闻状难见;倘以束刍,则贴耳辑首甘受羁勒。”

岭南的饱烘恣睢,到了中原为自甘供人嬉笑,固不必怜悯。即辫梦虎,在山则百震恐;在槛阱也只可摇尾。自己虽不至寝梅于主,威下又会退至哪一步…… 李煜终笑不出。乐人已播琴弦,琵琶音韵淒清,曲目欢 ,他也无心赏。 任旁人兴致盎然。

赵家兄中以好文藉称的赵光义正以此间较之盛唐 “名花倾国两相欢”,略遗憾少了支名曲。

金陵王宫藏品多得以保存,《霓裳羽曲》曲谱却不见了踪影。问不出,寻不到。并非他多此曲,抵不过传世盛名。李煜倒好,只愿一把火烧了净。

再者,舟上指责他不能当没听见。

待乐声止,遂问李煜:“本王有一事违命侯。”

“不敢。”

“《霓裳羽曲》与牡丹上一次相遇,算元和年间,也有一百五十余年。”

玄宗晚年雄心衰颓,沉迷九华帐,陶醉梨园曲,引得叛军南下,宫阙成灰,万民炭,局延续了两百年,到现在,河东有北汉,幽云更在契丹人手中。

纵如此,一曲《霓裳》也早铸入华夏记忆。杨妃绝,“解语安花”之名当之无愧。震地渔阳鼙鼓,惊破了霓裳曲,也摧折了“花”。 李煜指责大宋摧折了“花” ,大宋何屈!不过在费尽全收拾安史以来各种局而已:“世人等了这般久,违命侯岂忍让此曲再星散人间?”

名花名曲再相逢,赵光义多少犯了梦呓盛唐之病。李煜更解为他意——

若要曲谱,曲谱有亡妻心血,决不会赠与宋人;若要在此时弹奏,岂不正如为俘虏的晋帝为刘聪行酒洗爵。(注6)

六百年平阳大会,晋臣在坐者失声而泣,庾珉号哭,辛宾晋帝恸哭;此刻他旁,无一位江南故人。览旧史,他当然知违逆是何结局:“此曲多被罪臣改为南音……”

“南音又何妨 ,隋文帝尚评陈乐是‘华夏正声’。”

李煜形冉弱,如宪宪柳丝,志却不可挠。赵匡胤早领过。光义又是只藏着尖獠牙的小,如此迫,又在众多人,索一开始打断李煜任何回答。小游递也解意,更将话转远了:“太傳确过于自谦。《隋书》记诸大臣议定雅乐积年不成,奏称中国旧音多在江南,梁陈音乐于古乐,请修补以备雅乐。文帝奏准。 ”

兄出言维护,稍出赵光义意料。 且不提游递庇护,李煜抵触意太重,恐怕怪错了人:“隋唐雅乐从江南来。所谓‘吴人何苦怨西施’,堂堂大宋,又岂会将南乐一概定罪。”

“华夏正声”,听一次就不能忘。 南朝被北朝以武 ,北朝又岂只折于南朝琴音下 。武从来不是所有。

到李煜词屈,他听出了“太平谁致者谁”之意。再饱读诗书,引经据典也不能对。

第 12 章

“朕倒想起一事,平蜀,朕曾召其平章事欧阳迥于偏殿吹奏,就被御史强谏。”

“皇兄让臣子做伶人事,御史岂能不急。”赵光义笑。好似忘了他刚让一国国君做此事。

“朕之本意不在此,只郁寝验蜀地传闻是否属实。”

“臣亦有闻蜀地乐工闻名天下……”钱俶

“人言蜀地君臣皆溺于声,欧阳迥善吹笛 (注1) ……”

李煜只听到此。 宋帝中的欧阳迥他不陌生,自己可背出他一首词:

金陵岸草平,落霞明,无情。

六代繁华,暗逐逝波声。

空有姑苏台上月,如西子镜照江城。

欧阳迥仅在怀古,还是多年就参破天机。再到今,被他从这金陵来的亡国人在宋宫中念起。

(18 / 41)
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

(BL/李煜同人)莫愁歌

作者:流离仙境 类型:青春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